关于绘画过程的思考之三 历史与一张画

 
《 往事 》 300cm X 240cm  布面油画  2010
 
        十八、九岁时我曾有一个幼稚的想法即:依靠自己看清这个世界。如今想起来这是何等的自大妄为,但也正所谓年少意气吧,重提起来无可厚非。但那时那地我真的这样认为也真这样去做了。
        我的方法通俗的说既是读书,行路,识人。这三点直到今日一直沿用。而读书的具体想法是首先需要读历史与思想史一类的书。抓住主干,至于其他学科的枝叶慢慢的自会丰满起来。而后便总到图书馆。毕业后见到一位图书馆的旧年读友儿,聊起那时对我的印象,大抵是总蹲在某个书架的角落里,不时会从兜里掏出个糖或是话梅塞在嘴里。
        当蹲着吃了一段时间糖后,我开始糊涂了。怎么我看到那些描写具体的历史书与我以前学到的似乎有很大出入?为什么同一件事的描述与看法在不同的书里却是对立的。我应相信谁?起初我在思想里可谓是一位天真可爱的朝鲜小朋友。开始是心底的抵触,而后感到自己思维的分裂。毕竟我一元性思维太久了,突然看到一个事物可以有很多细节、角度、观点、假设、冲突,宏大的叙事隐藏了那么多私心。一切标准都可以荡然无存。我很天真的苦恼起来。
 
《 往 事 》的素材   铅笔纸本   2010
 
        大学将要毕业的时间里,我借着所谓“毕业创作”的心理画了这幅叫《往事》的画。我将自己置身于无数历史旧照片与描写历史片段的文字前。画幅很大,上面的部分要站在桌上才能画到。其形式如拼贴,但却是我手绘出来的。这点很重要。但当时主要评分的老师却没有意识到。关于画面更多的,我想应该留给画说而不是我说。制作耗时大约三个月,但不知为什么几个大佬送给我全年级最差的成绩。今天想来是掺杂了绘画以外的因素吧。不过这不重要。就如三闾大学一样不重要。时至今日,被骂得多了,渐渐脸皮也厚了,也就不在意别人意识形态化的艺术之外且毫无建设性的评价了。正是虱子多了不痒,债多了不愁。对我来说都是无所谓。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口味,我最应该做的是真诚的符合自己的口味吧。
        时间如一条慢慢流淌的长河,有什么可以抗拒呢?不习惯成了常态,自然就习惯了,就如一切不合理顺理成章的变的顺理成章了。事情照此点点变化,而一直延续至今吧。